数字经济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引擎。中国式现代化覆盖巨大人口规模,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,要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,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,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。过去十年,我国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,数字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日益凸显。2017年到2021年,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7.2万亿增至45.5万亿元,总体规模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,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.6%,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32.9%提升至39.8%,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。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,涉及经济、政治、文化、社会等方方面面,而数字经济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顺利开展的核心力量。数字经济给人们提供了多样化的产品与服务,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。数字经济激活社会发展活力、推动产业深度融合、促进区域均衡发展,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。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,不断拓展数字经济合作,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,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。在国家政策导向下,各地政府加速展开相关立法安排。截止目前据不完全统计,我国已经有25个省市出台数字经济相关法规条例。
数字经济“北京方案”迎来里程碑。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《北京数字经济研究报告(2021年)》显示,2020年北京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高达55.9%,位列全国第一。北京作为数字经济产业先行示范区域,数字经济“北京方案”对于全国各省市乃至全球,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。2022年11月25日上午,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《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》(简称《条例》),2023年1月1日起施行。从2021年北京市委、市政府印发了《北京市关于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方案》到此次《条例》发布,北京在向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迈进的进程中,有了更坚实的法治保障。针对数字经济发展的“三要素”,即数字基础设施、数据资源和信息技术,《条例》规定了信息网络基础设施、算力基础设施、新技术基础设施等的建设要求,规定了数据汇聚、利用、开放、交易等规则。针对数字经济发展的“两条路”,即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,《条例》规定了数字产业化的技术、产业方向和企业发展目标,列举了数字化转型提升的产业领域及推动措施,还专章规定了具有北京特色的智慧城市建设,并对强化数字安全、弥合“信息鸿沟”等进行了制度设计。